上千個家庭接觸福音!一個孩子信主就領全家歸主 被聖靈充滿的親子空間,願恢復無父世代

因著上帝放在心中的聲音:「讓全台親子關係都能經歷親密感。」李芃萱創辦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「上帝打開我的眼睛看見,其實這個世代,不是說沒有父母才是孤兒,很多有照顧者的孩子內心,也像孤兒一樣……」在此契機下,李芃萱創辦了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,以「傳福音」為主,以「親子空間」為輔,參與者過半都是「非基督徒」。

在教會的蒙式親子角落,預備0-3歲蒙特梭利環境來接待親子,父母可帶著孩子去探索,不侷限孩子的發展;在當中,除有實作任務外,還有繪本及兒歌時間,最重要的是有為家庭禱告的時光。

蒙式親子角就像是福音預工,有時候,一個孩子走進來信主,就帶領整個家庭歸主,許多未信家庭因此走進教會,家長透過陪伴禱告而受洗歸主,也有慕道友老師因此認識神。

在這被聖靈充滿的親子空間中,有各樣的神蹟奇事發生!

上帝放在心中的聲音:「讓全台親子關係都能經歷親密感」

2017年,李芃萱創辦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,起因是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後,士林靈糧堂的一位姊妹憑著上帝給的感動,與她分享孤兒之父-喬治·慕勒的自傳;加上生了老三、老四後,李芃萱與孩子一起參與親子空間,發現透過這樣設計好的環境,有專業親子指導員引導,自己在很多層面上都得著許多幫助。

特別,每個孩子的個性皆很不同,透過旁人以第三者姿態予以引導,許多事情隨之豁然開朗,而能逐漸理解孩子每個行為背後的原因。而老師也稱讚李芃萱與孩子的互動,充滿甜蜜與樂趣!

此時,上帝彷彿在她心中放下一個聲音:「願不願意讓全台灣的親子都有這樣(甜蜜)的感受?

李芃萱在心中回應著:「我要!我要!

無父的世代,需要專注陪伴

若干年後,李芃萱來到利河伯使徒中心,這裡有很多空間,牧師邀約她是否願意投入共學?於是,在禱告中,一件一件事就這樣成就了!

首先,除了得到免費空間,更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,買到昂貴的「蒙特梭利」教具,且還獲得贊助者的資助;她相信,這是上帝在開路,鼓勵自己繼續投身這樣的服事。

「上帝打開我的眼睛看見,其實這個世代,不是說沒有父母才是孤兒,很多有照顧者的孩子內心,也像孤兒一樣……」

當孩子發現大人沒有百分百地對自己關注與關心,也會影響他們的情緒;在通訊發達的時代,許多親子關係其實相當冷漠。因此,在這處親子空間裡,常會鼓勵家長不要拿出手機,可由老師來協助拍照。

一個半小時中,透過家長與孩子「專注的相處」,讓許多孩子的情況改善很多。例如:不再情緒化表達,而是更有耐心、正向地表達自己,也不會害怕分離焦慮。

news-details
李芃萱盼望在無父的世代,為冷漠的親子關係帶來親密感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以福音為主,蒙式為輔

引導父母不設限孩子發展

團隊積極進行跨教會合作,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以「傳福音」為主、「蒙特梭利」為輔,參與者過半都是非基督徒。

親子空間總監黃淑玲老師分享,「蒙特梭利教育」源自於義大利的教育家-蒙特梭利女士,早期是為幫助特殊兒童,發想教育與目標,在蒙特梭利女士的教育中,很重視孩子內在發展的需要,成人要預備好的環境,勿侷限孩子成長過程,透過引導方式來進行教育。

在教會的蒙式親子角落,預備0-3歲蒙特梭利環境來接待親子,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探索,這些任務他們稱為「工作」,工作內容包含:手眼協調、環境照顧、自我照顧、食物製備、語言、感官教具等等,從中引導孩子透過實際雙手學習,貼近日常生活的體驗,豐富孩子敏感期的探索與發展。

此教育方式與聖經理念相合的是,引導父母讓孩子自由探索,讓孩子不被成人所侷限,由此可恢復上帝原本創造的樣子,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神獨一無二的創造,都有自己的喜好與特質。

家庭祝福禱告時間,許多家長的心被神觸摸

除了上述蒙式親子工作時間外,還有繪本音樂時間,由專業培訓的指導員來分享聖經繪本,或兒童品格相關繪本,並有唱兒歌、詩歌時間,最後則是為每個家庭祝福禱告的時光,讓孩子在兒歌中自然的禱告,值得一提的是,幾乎沒有家長會拒絕祝福禱告,甚至在當中被神觸摸

團隊以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目標(SDGS)引導0-3歲的孩子,藉著淺顯易懂的繪本,使用孩子了解的語言來分享,更認識珍惜資源、愛惜環境,或性別議題。

news-details
親子空間總監黃淑玲老師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一個孩子走進教會信主,領整個家庭歸主

目前,與蒙式角落合作的教會分點共有16間,包括:利河伯使徒中心、內湖行道會、iM行動教會、淡江教會、八里基督長老教會、大直基督長老教會、北大基督長老教會、蘆洲成功基督長老教會、南勢角榮耀堂、懷寧街浸信會、法國號靈糧堂及南崁分堂、聖谷行道會、竹南靈糧堂、桃園靈糧堂、台中興起教會,中南部其他教會分點則陸續培訓拓展中。

蒙式角落透過「福音陪跑員」與全台教會合作,由合作教會推派3-6位基督徒同工,以線上和實作課程,協助教會培訓團隊,將實作經驗帶回教會。

原本擔心少子化時代,是否開不起來?但其實,正是因為少子化,使每個家長更重視孩子。透過這樣的親子事工,很多家庭有機會走進教會,有時候,一個孩子走進來信主,會帶領整個家庭歸主蒙式親子角落實然成為了福音平台,就像是福音預工,使走進來的家長,有機會參加家庭小組、長青小組等團契。

news-details
於利河伯使徒中心開展的蒙式親子空間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翻轉主日學人數 

內湖行道會-內湖蒙式角落,是團隊第一個合作的教會。主責張桂枝老師分享,透過蒙式角落外展福音事工,吸引許多還未信主的家庭走進教會,因而有機會為這些家庭禱告,領受從神而來屬天的祝褔。

 平日的接待,讓原本乏人問津的兒童主日學,從每周1.2位孩子,倍增至40人次,更進一步貼近家庭需要,連結教會事工推動幸福教養課程、媽媽團契等。

許多接觸蒙式角落的家庭,因著經歷神的愛,陸續受洗信主。

其中,一名具專業背景的母親,非常沮喪為何無法帶好孩子,由於壓力頗大,在親子空間體驗到一半時,她去到外面崩潰大哭。當時,指導員陪伴這位母親,接住了她的情緒,傾聽、陪伴對方無助的心,用禱告予以安慰、鼓勵。

母親重新調整了眼光,修復與孩子的互動關係,在教會找回親子所失去的愛,現在全家穩定在教會主日!

news-details
內湖行道會-內湖蒙式角落,透過蒙式角落外展福音事工,見證許多未信家庭因此走進教會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媽媽聽見詩歌流下眼淚,後穩定教會聚會 

iM行動教會-iM蒙式角落,憑著神所帶領的信心,在疫情期間開課,蔡佩芳師母分享經歷疫情後的復興,透過蒙式角落親子空間,陸續接觸多個非基督徒家庭走進教會,甚至原本只選擇線上主日的家庭,都願加入實體聚會,邀請未信主的母親們加入媽媽小組。

news-details
iM行動教會-iM蒙式角落。來到這裡,有家長聽到詩歌就感動流眼淚,許多人的心在禱告中得到安慰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蒙式角落關心聽損兒家庭,為其提供公益名額,使更多特殊兒家庭得到實質育兒支持。曾有一位聽損兒的媽媽聽到詩歌,唱著「愛是永不止息」,當場掉下眼淚,在還沒禱告前,她就被神觸摸,聖經話語安慰了育兒挫折。許多媽媽都是因此親子空間,而穩定在教會,並決志信主。

安慰育兒焦慮,尋回失喪小羊

南勢角榮耀堂-榮耀蒙式角落更將「蒙式角落」計畫,納入植堂初期的社區外展策略。羅淑樺師母及其指導員來自3間不同教會,教會之間不是競爭關係,而是合一投入3個時段的蒙式空間陪伴;甚至,陳文彬牧師特地學習拼豆課程,承接大齡幼兒,搭配「寶寶手語」課程,同步開啟第4個時段的親子事工。

曾有一個孩子無法適應環境,在親子空間進行活動時滿場跑,課後,媽媽因為孩子的失控而哭了,當中透過陪伴、禱告,幫助她重新找回育兒信心;且原本離開教會、流浪多年的她,因而回到教會,進而開啟「媽咪加油站」計畫,與蒙式親子進一步交流。

羅淑樺確信,「雖然我們剛開始微小,但神給我們的話是:微小的終必成為大群。

news-details
南勢角榮耀堂-榮耀蒙式角落,透過繪本與孩子互動,更透過陪伴、禱告,幫助了在外流浪多年的迷羊母親,重新被尋回教會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上千個家庭接觸福音,慕道友老師也歸主

黃淑玲總結,2023年共有8000人參與蒙式角落,並且接受祝福禱告,盼望透過該事工,可幫助到每個有需要的家庭。歡迎全台教會、偏鄉教會,都能經歷蒙式角落的復興祝福!

團隊幾乎都是基督徒,彼此以禱告扶持,也有慕道友老師因浸泡在神的同在中,見證上帝的美好,因而受洗歸主。

團隊以神的愛和眼光來接待每個家庭,在親子空間活動開始之前,會一一為孩子與家長提名禱告,讓親子空間是被聖靈充滿的空間,許多家庭走進來,心就安穩了,透過美好接待,讓這些家庭有機會認識背後這位奇妙豐富的神!

新聞來源:基督教今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