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有神蹟的親子空間!蒙式角落跨教會發展,孩子和家長在愛中同得醫治

蒙式角落的老師們按手在心上,與神立約,要以天父的愛來帶領孩子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蒙式親子角落就像「福音預工」,有時候一個孩子走進來信主,就帶領整個家庭歸主、未信家長在陪伴禱告下走入教會、慕道友老師在配搭過程認識神,甚至有流浪的基督徒家庭因此重返教會……

 

21日上午,「2025蒙式角落指導員授證典禮」見證,神透過教會服事家庭、轉化下一代,教會各代表分享成立蒙式角落的過程,經歷上帝超自然供應;服事過程有自閉症、語言遲緩的孩子得醫治,也有背負重擔的母親在禱告中流下眼淚,在這被聖靈充滿的親子空間中,有各樣神蹟奇事發生!

 

「孩子不是未完成的大人,他有自我建構的能力,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他們的發展。」秉持蒙式教育精神,團隊讓孩子從小就能經歷愛和喜樂,透過探索發展出自信和獨立性,相信將重燃這世代對家庭與婚姻的盼望。

 

 

被聖靈充滿的親子空間

「蒙式角落」是一個結合教育、關懷與福音的親子事工,以「傳福音」為主、「蒙特梭利」為輔,近年來在全台各地教會推展,幫助孩子在愛中成長,讓家庭有機會接觸基督信仰。

 

目前,全台已有17間教會成為蒙式角落據點,積極投入在地家庭陪伴與牧養工作。

 

在教會的蒙式親子角落,預備0-3歲蒙特梭利環境來接待親子,父母可帶著孩子去探索生命,不侷限孩子的發展;當中除有實作任務,並有繪本及兒歌時間,最重要的是有為家庭禱告的時光。

 

蒙式親子角落就像「福音預工」,有時候一個孩子走進來信主,就帶領整個家庭歸主、未信家長在陪伴和禱告下走入教會、慕道友老師於配搭過程認識神,甚至有流浪的基督徒家庭因此重返教會……在這被聖靈充滿的親子空間,有各樣神蹟奇事發生!

「蒙式角落」是一個結合教育、關懷與福音的親子事工。(圖/李芃萱 提供)

 

最重要的是給孩子「愛」和「喜樂」

「2025蒙式角落指導員授證典禮」,首先邀請長期與其合作的IM行動教會松慕強牧師分享。

 

孩子需要的東西很簡單,就是「喜樂」和「愛」。「我在母親的愛找到上帝的愛!」松慕強從自身生命經歷談起,從母親留下來的線索,經歷到小時聽見的主,那無窮無盡的愛。

 

他認為,我們能給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上帝滿滿的愛,以及喜樂的環境,因為「愛」可以帶出安全感和自信,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,從神而來的喜樂會帶出真正的力量。

 

聖經都是神所默示,松慕強發現,耶穌的童年幾乎未被聖經記載;在與神的對話中,他看見「耶穌的童年」是被保護的——30歲以前的耶穌,並未行任何神蹟,單單是一個快樂的孩子。

 

我們的父,祂希望我們快樂,我們來到地上就是為了來愛祂,因此,讓你我也保護孩子的童年,是浸泡在愛與喜樂中。

 

IM行動教會松慕強牧師分享,孩子需要的東西很簡單,就是「喜樂」和「愛」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孩子不是未完成的大人,他們擁有自我建構能力

接著,蒙式角落親子事工團隊藉戲劇表演展現出「蒙式教育」精神:「孩子的專注力」不是「教導」來的,而是「保護」來的,家長要學習勿過度介入,尊重孩子的意願,並詢問「是否需要幫助」,以神的眼光來欣賞孩子,因為孩子透過動作,大腦會很好的發展;鼓勵大人,放手讓孩子去探索,其「自信」和「獨立性」都會增加。

 

「孩子不是未完成的大人,他有自我建構的能力,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他們發展。」

 

會中藉戲劇表演,展現出「蒙式教育」精神。「孩子的專注力」不是「教導」來的,而是「保護」來的,家長當學習勿過度介入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課程也許會被遺忘,但愛的互動不會

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理事長李芃萱最初因著上帝的感動,盼望讓全台灣親子都能擁有「甜蜜」關係,在利河伯使徒中心的牧者支持及神的供應下,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於焉展開。

 

她回憶,當自己還是年輕媽媽時,主日聚會為照顧孩子,總是筋疲力盡、難以投入,心中不禁盼望,若教會中能有一個親子空間,不只是讓孩子玩耍,還能讓「照顧者」帶著孩子在裡頭互動,且是一個被理解、被引導的學習環境;教會也因此能陪伴有小小孩的家庭。

 

她感謝教會間彼此合作、交流與分享,目前從南到北,有17間教會願意嘗試投入。

 

「對於小小孩來說,愛與陪伴是最重要的投資。」李芃萱說,課程細節也許會被遺忘,但那份愛的互動不會;在教會開啟親子空間,等於向親子家庭打開一扇門讓愛和信仰散發在整個親子空間,對教會與社區都是很有意義的祝福!

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理事長李芃萱最初因著上帝的感動,盼望讓全台灣親子都能擁有「甜蜜」關係,而開啟蒙式角落親子事工。(圖/蒙式角落 提供)

 

上帝巧妙安排,接手百萬裝潢空間

此次完成培訓、成功啟動公益親子空間的引導員們,分別來自聖谷行道會、基督教懷寧浸信會、竹南靈糧堂、桃園靈糧堂,各團隊代表上台分享「建造教會親子空間」的心路歷程。

 

聖谷行道會吳宜臻姊妹分享,聖谷行道會禱告了20多年,終於建立新會堂,教會異象是在安坑地區關懷全人、帶來轉化。開啟蒙式角落事工後,見證到孩子的生命改變。例如,有個孩子處在對水的敏感期,總愛四處裝滿水,過程中水常常灑滿地,後經引導員不斷調整教具,孩子開始改變,發展出對其他事物的好奇。

今年復活節,團隊領蒙式角落的五對親子一起野餐,有家長因此進入教會小組、幸福小組,讓教會團隊深受激勵和建造。

 

基督教懷寧浸信會陳嬿伊姊妹分享,教會因老舊建築以致無法裝電梯,只能改建四樓育嬰室成為蒙式角落,成員每日當作「健身」般上下樓梯清洗教具。感謝上帝恩典,教會隔壁一樓原被其他單位租走,因股東不合,還沒開業就解約。因此,教會接續租下這處,接手了原先百萬裝潢,成為新的蒙式親子空間!

 

服事親子的過程,有位語言遲緩孩子時常鬧情緒,常需在外面躺半小時後才能進去教室,如今孩子情緒越發穩定,語言進步變得飛快!有媽媽表示,自己有幫孩子報名其他才藝班,但唯獨在蒙式角落,孩子情緒最為穩定。

 

此次完成培訓、成功啟動公益親子空間的引導員們,分別來自聖谷行道會、基督教懷寧浸信會、竹南靈糧堂、桃園靈糧堂,各團隊代表上台分享建造教會親子空間的心路歷程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自閉孩子在蒙式親子空間被醫治

過去曾是幼教老師的竹南靈糧堂曾惠香牧師分享,原先總覺得要預備好才能開始投入,但是神早已供應好裝修費,加上蒙式角落老師不斷催促「不要拖太久」,因而放下心中擔憂,大膽跨出這一步,盼望,未來透過蒙式親子角落得著100個家庭。

 

有名自閉孩子,母親專注陪伴,孩子開始能與其互動,醫治神蹟就發生在親子空間!有的家長認為,要讓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內把所有教具玩一遍才「划得來」,團隊則會引導家長知道,當孩子只做一件事情,會學到一個好品格-「專注」,從而,穩定性格會幫助孩子未來走得更為長遠;親子在這探索空間也變得更加有安全感,這是這世代亟需要的祝福。

 

各接受證書的代表把蛋放回巢中,代表許諾給孩子一個有安全感的空間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與聖靈同工,家長接受禱告、流下眼淚

桃園靈糧堂王鈺蓉牧師分享,教會籌備「好望角親子空間」時,有教會轉贈蒙式幼兒教具一批,經歷「耶和華以勒」大大的供應。

 

每次課程開始前,他們都會禱告,有位平常總笑容滿面的媽媽,某天來到教室,雖臉上仍帶微笑,王鈺蓉卻察覺到對方身上的光彩變得「黯淡」,於是憑著心裡感動,在最後離開時詢問對方:「妳還好嗎?看起來跟平常不一樣。」

 

沒想到這位媽媽馬上紅了眼眶。經同意後,她開始為對方禱告,釋放出神賜下的先知性畫面,過程中對方不斷流淚,原本吵鬧的孩子也安靜下來。

 

「這是聖靈的工作,經歷到(心)裡面的安息,這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。」王鈺蓉說,很多人怕太唐突而不敢去做,但若是聖靈已感動你我,就當勇敢與神同工。

 

授予證書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眾人按手在心上,宣示以天父的愛來帶領孩子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讓孩子從小經歷愛的流動,重燃對家庭與婚姻的盼望

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理事長李芃萱會後受訪,談及創立以來心路歷程。團隊裡大多是全職媽媽,很感恩上帝讓大家聚在一起,有彼此團契、RPG禱告的時間,一起做教具、陪伴孩子和家長的生命。團隊之間難免有磨擦,但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,願彼此包容而能繼續前行。

 

現今世代,台灣人口呈現負成長,也許有些人會問:「需要投入那麼多預算在親子事工嗎?」李芃萱提到,特別現在的青年世代對婚姻家庭失去盼望,背後其實是源自一種懼怕心理,但,若是讓孩子從小經歷愛的流動,相信將帶動台灣家庭及生育率的轉化。

 

蒙式親子角落已提供很好架構,讓大家可以「低門檻創業」,歡迎有負擔者加入這行列。

 

「蒙式角落」親子事工理事長李芃萱相信,若是讓孩子從小經歷愛的流動,相信將帶動台灣家庭及生育率的轉化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
 

學習主耶穌榜樣,扎扎實實用生命來陪伴

松慕強牧師會後受訪表示,現代少子化社會,家長更加看重孩子教育,他認為,「蒙式教育」品牌給人高水準的印象,可吸引對兒童教育有興趣者來到教會。

 

教會在周末有兒童主日學,周間同時需要與社會連結,蒙式親子角落實為與福音朋友接觸的美好機會。

 

牧者要對投入如此事工有更多「耐心」,因也許投入大量時間,不一定快速結出得救果子,但我們要避免「快速收割」的期待,當學習主耶穌的榜樣,「很深刻」、「扎扎實實」的用生命來陪伴門徒,即使人們沒那麼快受洗,當中也已撒下福音種子,並看見孩子與家長生命轉變。

 

以自身教會為例,多年來無人在當中受洗,但有許多在外流浪的基督徒家庭,因為接觸IM蒙式親子角落,重新回到教會聚會。神兒女要學習放慢腳步,紮實地把兒童教育重新做起,相信在當中必有神的美意。

 

松慕強牧師勉勵,應避免「快速收割」的期待,當學習主耶穌的榜樣,「很深刻」、「扎扎實實」的用生命來陪伴每個門徒。(圖/記者王詩瑜)
眾人大合影。(圖/蒙式角落 提供)

新聞來源:基督教今日報